习近平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
(2019年5月16日)
习近平亲切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为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成都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2月12日)
当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居高不下。这些人群比例越往后会越高,是贫中之贫、艰中之艰。化解特殊贫困群体难题是打好脱贫攻坚战面临的最为突出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12月28日)
未来3年还有约3000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但结构发生了
很大变化,3000万人中持证残疾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就超过1000万,必须坚持精准施策。
要聚焦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发力,加快织密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把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兜起来,强化保障性扶贫。要着力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贫困地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致2013-2022年亚太残疾人十年中期审查高级别政府间会议的贺信
(2017年11月30日)
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随着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亚太残疾人十年”由中国首倡、在北京发起,对推动亚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残疾人事业上互学互鉴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残疾人事业区域合作的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共十九大提出,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中国将一如既往推动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国际残疾人事业共同发展。希望本次会议为增进本地区残疾人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0月18日)
“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办好特殊教育”“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10月11日)
“加大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2017年5月14日)
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7年2月21日)
从群体分布看,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少数民族贫困群众,需要通过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来实现脱贫。
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把贫困老年人、残疾人等作为群体攻坚重点,把因病致贫返贫和住房安全作为工作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习近平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8月20日)
我国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他们的健康需要社会付出更多关爱和更大努力。
政府投入要重点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要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重视残疾人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习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的讲话
(2016年7月28日)
习近平:肢体残疾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杨玉芳和高志宏都在大地震中受伤截瘫。1981年他们住进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在这里相识相恋、喜结连理。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望他们,杨玉芳特别激动。他把自己创作的小说和诗歌集赠送给习近平。夫妇二人还动情地朗诵了一首歌颂唐山地震中解放军英勇救灾的诗歌。习近平说,从你们的精神风貌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生命的魅力。肢体健全的人可以活出精彩人生,肢体残疾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希望你们不断用实际行动迸发生命光彩,去诠释、书写无悔人生。
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活动室,10多位截瘫伤员正围拢成一圈唱歌。总书记的到来让他们情绪高涨。截瘫伤员姚翠芹在二胡伴奏下高歌了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声嘹亮,习近平带头鼓掌。他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要把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接力不断走下去,为中国人民幸福追求而努力。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一定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历史性任务完成好,这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称赞医护工作者:大爱无疆、医者仁心
离开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围拢过来的医护工作者表示,大爱无疆,医者仁心,人道主义精神在你们这里得到充分体现。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唐山大地震是毁灭生命的灾难,但我们这里看到了浴火重生:有伤残者的奋斗毅力,有民族精神的弘扬,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还有广大医护人员充满大爱的无私奉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事业、医疗卫生健康工作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你们的事业是最高尚、最神圣的。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金寨县考察时的讲话
(2016年4月24日)
习近平强调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听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2016年3月18日)
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祖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报告
(2015年10月26日)
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继续增加面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面向农村贫困地区的本科生计划,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残疾人参加高考专项管理规定。
就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作出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
(2015年10月16日)
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5年9月27日)
我们要保障妇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要关注农村妇女、残疾妇女、流动妇女、中老年妇女、少数族裔妇女的健康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2015年9月22日)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美国的七分之一,排在世界80位左右。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中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则还有两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城乡有7000多万低保人口,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7月6日)
群团组织要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难群众身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他强调,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加起来有几亿人。这些都是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更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2015年3月14日)
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采取特殊帮扶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出席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时的讲话
(2014年5月16日)
2014年5月16日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6日上午在北京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各位自强模范再接再厉,希望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力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为实现我们的共同梦想而努力,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表示,再过两天就是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非常高兴有机会同大家见面。看到大家精神饱满、意气风发,我深受感染。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光荣当选的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8500万残疾人及其亲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支持帮助下,我国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上了一个大台阶、开创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局面。我国广大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成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习近平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古今中外,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自尊自立、奉献社会的奋斗事迹不胜枚举。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在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残疾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那样的自强模范,他们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弄潮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激励了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他们身上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强调,助残先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堪称楷模,引领社会风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爱无疆、仁者爱人。这种舍己为人、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大家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看到了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志气,看到了社会正能量的充分发挥,看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习近平希望各位助残先进把助残善举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把爱传播给更多群众,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扶残助残行列中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份内的责任,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各级残联要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履行职责,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团结带领残疾人继续开创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贺信
(2014年3月20日)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值此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8500万残疾人和他们的亲属,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30年来,在党和政府支持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始终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动员社会,集善天下,为残疾人谋福祉,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希望你们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履行职责,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残疾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帮助残疾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3年5月4日)
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来源:自治区残联政策研究与维权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