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残疾人——付国刚
他是宁夏46.6万残疾人中的普通一员,凭着一条腿、一副拐杖和一双勤劳的手,向贫穷宣战,支撑起了生活的一片蓝天,过上了小康日子;他参与社会,服务残疾人群体,实现了人生价值。他,就是银川市残疾人创业就业互助中心主任,银川阳光康健无障碍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付国刚。
1970年3月,付国刚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工家庭,五口之家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支撑,生活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9岁那年的一场车祸,让付国刚永远地失去了右下肢,从此一副拐杖与他相依相伴。原本一个活波开朗的孩子,一下子沉默了,整天一个人待着,不愿意搭理人。那时候家里仅有父亲一人工作,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即使这样,父母还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付国刚。渐渐的,付国刚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重新开始勇敢地面对生活。
付国刚刻苦学习,希望将来能自食其力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然而,尽管他的学习成绩优异,由于身体的原因,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地上大学,付国刚又一次沉默了。好在九十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的思维模式不再单一,上大学也不再是青年人唯一的出路。付国刚认真考虑自己的现状,认为摆小货摊比较适合自己。他向亲朋好友借了300多元钱,开始摆起了路边摊。与此同时,付国刚还报名参加了内蒙古财经学院财会专业的自学考试,以弥补自己没能上大学的缺憾。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几年下来,他的路边摊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贴补家用。而且,他还拿到了财会专业大专文凭,并取得了助理会计师职称。1995年,付国刚受聘于银川市一家私营企业,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走上了会计工作岗位。原以为在这个岗位上能一直干下去,但好景不长,仅过了三年,企业因效益不好要裁人,付国刚下岗了。但是这一次,付国刚没有沉默,他选择了自主创业。付国刚做起了服装生意,有了一定的积蓄,又开了一家餐厅。接着他又和朋友联手办企业。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拼搏,他不仅摆脱了贫困,拥有了一个效益不错属于自己的企业,还购了房、买了车,娶了妻、有了聪明可爱的孩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
家庭小日子过好了,但付国刚心里并没有“歇”下来。他说,做人不能光为自己,得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那样才是完美人生。2010年,国家出台了允许残疾人考取驾照的政策后,付国刚就毅然报考了驾校。拿到驾照后,他发动身边富裕起来的残疾人,积极参与宁夏交通音乐台举办的一年一度“爱心送考”活动,八年累计义务出车1000多辆(次),接送考生3000多人(次),该爱心车队被中国广播电视中心交通宣传委员会、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授予“全国十佳爱心送考雷锋车队”称号。2011年,他积极参与宁夏肢残人协会工作,并通过这一平台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累计为2000多名贫困残疾人送去“温暖”总价值达100多万元,向贫困肢残人捐赠轮椅200辆、拐杖300副,为500名残疾人免费体检,为1000多名贫困残疾人捐赠价值20万元的月饼,免费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婚庆、殡葬服务用车5000多辆(次)。为全区400多名残疾人代步车辆提供了价值70多万元的免费检测项目。扶持宁夏血友之家多次举行大型爱心援助活动,为全区150名血友病残疾人争取到价值24万元的药品,还通过他创建的银川市残疾人创业就业互助中心,免费为患血友病的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2012年,付国刚被宁夏肢残人协会推举为中国肢残人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他深深地知道,这些荣誉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他经常深入贫困残疾人家庭,倾听残疾人呼声,了解残疾人需求,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残、助残”政策,支持和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走出家门、接受培训、创业就业、参与社会,受到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拥戴,被中国肢残人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委员。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伟大号召,付国刚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在解决更多残疾人通过创业就业致富奔小康上寻找出路。他发现很多重度残疾人都需要个性化服务,而轻度残疾人则需要养家糊口,家政服务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但能实现创业就业,还能服务更多的残疾人。2016年,付国刚注册了银川阳光康健无障碍建设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及居家托养服务。他的公司现有12名残疾员工,30名健全员工。累计为银川市1408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了70000多次的服务。银川市所辖街道社区乡镇农村都留下了付国刚和他的团队服务残疾人的身影。为此,付国刚当选银川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并被评为第四届“最美银川人”。2018年,付国刚当选宁夏肢残人协会主席,其家庭被评为“银川市最美家庭”。
付国刚就是这样一心扑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残疾人、为社会服务的宗旨,以无限爱心和热情奉献架起了党和政府与残疾人密切联系的桥梁,使更多残疾人共享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赢得了残疾人的广泛赞誉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来源:宁夏残联组织联络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