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龙郁莹:以文明志 让生命散发别样光彩

稿件来源:华兴时报 发布时间: 2024-02-20 字体: [][][]

  “绰娕袖宿添书喜,驰鸱怀风送颜章。”春节期间,银川市作协会员、银川市青年书协理事、银川市美协会员龙郁莹写下一副对联,抒发对新一年的寄望。虽然依靠轮椅出行,但说起对文学的热爱,她侃侃而谈,言语间充满着对梦想的执着。

640.jpg

龙郁莹(右)参加新春写福活动。

  出生于1992年的龙郁莹热爱写作,近两年,她的作品《茶盅观人生》《融化的青树》《念君与儿(外一首)》在各类媒体和刊物上发表,激励她在写作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阅读写作打开生命“另一扇窗”

  小时候的龙郁莹活泼开朗,喜欢游泳、中长跑等运动,在许多长辈眼里她性格像男孩子一样。然而,上初中二年级时,因为一场意外摔伤,导致她双脚粉碎性骨折,无法站立。

  “摔伤后,孩子先后做了4次大手术,数次小手术。由于麻醉剂过敏,她昏迷了一周的时间。”龙郁莹的妈妈说。出院后,龙郁莹的妈妈和爸爸要上班,就将她托付给姥姥照顾。有一段时间,她通过爬、挪来代替行走,变得不愿与人交流,不爱说话。

  “一个人的时候,我开始静下来思考。”龙郁莹说,她拿出家里的书一本本翻阅,这个过程似乎唤起了她小时候的爱好——看书与写作。记事起,她知道家里有很多书,妈妈喜欢看一些杂志,而自己偏爱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独处时她便会拿起这些小说重读精彩片段,通过读书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她也从书籍中找到了向上的动力,克服求学中的困难,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考入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主修文学专业。读的书多了,龙郁莹对文学作品中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突出的自我追求感触强烈,她有了创作文学作品的热情。在校期间她尝试写下短篇作品,并积极向杂志社投稿,虽然很少收到回音,但她打开了人生“另一扇窗”。

  用作品传递价值

  大学毕业后的龙郁莹曾在区内多家媒体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后又在自治区林业厅、兴庆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做文员,她在工作之余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书、听书。“我每天坐轮椅上下班,单程一趟2小时,来回往返就是4小时,用社交软件读书听书成了一种习惯。”龙郁莹说。

  经常地,她会用看书来启发自己写作的思路。“有时候看到一些精彩的情节,我就会想故事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便会不自觉地模仿作者风格,写出故事其他的走向和结局。”龙郁莹开始尝试塑造人物、设计情节,用作品表达人生观、世界观。

  在担任文员期间,她创作了短篇小说《人性繁复,但我依旧爱你》,描写村民自发组织打火队,在开展防范火灾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2021年,她创作的现代诗《欢喜》在《银川日报》上刊登;2022年,龙郁莹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共发出《平路》《冬日园中散步》《星星的春望》等近40余篇作品。

  多年来,写作已成了龙郁莹思想的出口、情感的触点,她的母亲非常支持她,带她参加不同的读书分享会、写作培训班。她也在书法和美术方面发挥特长,通过创作陶冶心境、颐养心性。

  2023年,龙郁莹参加青铜峡市“作家之家”公益写作班,老师在看过了她的一些作品后,发出了“天生对文字有敏锐触感的人”的感叹。龙郁莹坦言:“由于身体原因,自己在创作路上还遇到了一些阻碍,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努力用作品传递价值。”(记者:李莹 文/图)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67号   许可证号宁ICP备15001741号-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新昌东路208号   电话:0951-5668813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