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点燃电商产业“新引擎”

稿件来源:吴忠日报 发布时间: 2024-02-27 字体: [][][]

  “家人们,我身后的灰色衣服在小黄车1号链接,倒数5个数,我们就开拍……”近日,在吴忠市红寺堡区鹏胜时代广场负一楼,25岁的商铺老板冶娟在直播间里销售服装。

  从去年12月开始,经过红寺堡区统一培训后,冶娟便走上了电商直播带货的道路。“我刚刚起步,粉丝数量少,每天在直播间里能卖1000元左右。”冶娟说。

1.jpg

  回到家乡的大学生积极投身电商创业大军,为红寺堡区电商产业的创新带来勃勃生机(资料图片)。

  该商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天线下购物高峰在中午12点到下午4点,与其被动等待客人上门,不如在早晨和晚上直播,既可以增加成交量,又能达到引流效果,让更多人知道线下店铺的位置,邀请他们进店选购。

  为培养电商人才,从去年开始,红寺堡区积极出门考察,加大补贴力度,引进浙江、江苏等地的电商企业,从人才培训、孵化运营、供应链等方面开展合作,采取“梯次化”“车轮式”培养方式,免费举办23期培训班,培训人数1469人。目前,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和创业者主动进入培训班,学习电商知识,接触直播带货。

  除了面向个体户、创业者的“无门槛”培训班,还有专门为残疾人打造的电商培训班。近日,在红寺堡区委党校的学习班里,“模拟直播间”的主播面带微笑,用手语为粉丝介绍产品,培训讲师对其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虽然目前我国的电商直播如火如荼,但面对残障人士尤其是听障人士,电商直播还有很大空白。”红寺堡区电商专班负责人说。

  红寺堡区专门培养“手语代播”等业态,为残障人士量身定制“特色课程”,为本地残疾人打造新就业模式,开拓电商市场新领域,帮助更多残障人士摆脱电商“边缘人”身份。

  电商之路前景广阔,让城里人受益,更要让村里人致富。去年以来,红寺堡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带动新业态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激活乡村振兴“数字动能”。

  红寺堡区柳泉乡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电商+农户”的联合运营模式,打造柳泉村、永新村、红塔村等电商助农中心,邀请专业直播团队试播销售农特产品,培育孵化专业销售团队持续积累资源、探索经验,培养孵化出一大批本乡本土电商直播人才。在柳泉乡举办的“好物我代言·走进柳泉乡”网络直播间里,有粉丝留言:“本乡本土人介绍农产品,有图有真相,货真价实。”一时间,直播间里互动火热,下单量明显增加。

  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干部带头体验直播带货,学习电商知识和直播技巧,并通过电商直播小院,发掘、扶植、培育一批优秀“乡村网红”人才,培养了王航弟、马军等一批优秀电商人才,赋能农产品销售,形成致富带动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和农民参与其中,为本土产品架起销售“快车道”。“我们利用直播带货平台,销售红寺堡区葡萄酒、枸杞、黄花菜等特色产品,以带动南源村特色产品走上电商道路,带动更多群众参与电商直播,拓宽致富渠道。”新庄集乡南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巧红说。

  此外,红寺堡区还联合宁夏11所高校举办“红寺堡区好物高校行”系列活动,吸引了1171支团队4174人参加,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点击量突破1.5亿人次。建立电商孵化中心,建设20间办公室、10间培训室以及能满足“住宿+直播”需求的249间共享直播间,配备化妆更衣室、摄影剪辑室,设立1500平方米选品区,提供1300多种商品供直播货源挑选。同时,动员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干部等群体参与直播带货,共有355支团队1103人参与其中,销售额达到951.69万元。

  今年,红寺堡区将聚焦“人货场”三要素,与顺丰、“三通一达”物流企业共建覆盖青海、新疆、西藏三地的现代化物流转运中心,让电商产业成为红寺堡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见习记者马雅琴王亚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67号   许可证号宁ICP备15001741号-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新昌东路208号   电话:0951-5668813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