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用指尖触读精彩世界

稿件来源:华兴时报 发布时间: 2024-07-19 字体: [][][]
  

王维智(右)和陈宁芳夫妻二人阅读书籍。

  厚厚的大开本,朴素的线装,褐色哑光的牛皮纸上印满了密密麻麻的凸点,这是一本盲文书。7月17日,在傍晚夕阳的余晖下,视障人士王维智、陈宁芳夫妻二人坐在沙发上,各自捧着一本,用手指摩挲划过,这些文字就变成了他们口中的琅琅读书声。

  记者最初结识这两位老者,是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湖城之夏·灵武欢歌”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汇演上,其中一个节目诗歌朗诵《读中国》,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喝彩。而位居C位的王维智、陈宁芳两位老者,尽管满头银发却充满激情的语调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灵武市残联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记者走进他们的家中,温馨整洁的室内,最显眼的是桌子上摆放的一块写着“书香之家”的牌匾,旁边还有一组书柜,里面整齐摆放着盲文版的《读者月刊》《盲人月刊》《中国通史故事》等杂志。“这些都是我们平日订阅的书,是这些书籍打开了我们心中那扇窗。”妻子陈宁芳介绍,自己和丈夫王维智都是先天性失明,却都有着一颗热爱学习、探索未知世界的心。他们在打工时相识相知,因为共同的爱好——阅读,而走到了一起。结婚20年来,两人一直如影随形,促进他们感情交流的纽带就是交流读书感受。“因为我们在盲人朋友中,被大家称作‘知识分子’,所以很多文艺活动都邀请我们参加,久而久之,我俩的朗诵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陈宁芳笑着说。

  近年来,科技发展为视障人士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阅读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更加便利。几年前,王维智和陈宁芳在灵武市残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熟练使用起了喜马拉雅听书App,从此他们的世界又多了一抹颜色。“我们模仿朗诵者的语调,练习发声,甚至整段整段地背诵文章,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还因为这个爱好成为了银川市盲人协会的‘明星’。”陈宁芳说,她读的第一本盲文课外书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看不见、听不见,甚至曾经无法开口说话,但通过努力她学会了五种语言,还成为优秀的作家,她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向命运屈服。”陈宁芳还记得,成年后,自己借的第一本书是北京盲文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叫做《生活之友》的书,里面记录着许多生活小妙招,世界奇观,这让她封闭的内心从此向往与世界连接。

  陈宁芳告诉记者,他们夫妇是中国盲文图书馆成立以后的第一批读者,借书证到现在用了十几年。盲文对视障群体来说,是能够更全面、更完整、更系统地获取信息的工具,学会盲文就等于拥有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他们希望把自己读书的故事,讲给更多的盲人朋友听,尤其鼓励视障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里汲取成长的力量,并激励更多的残疾朋友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阳光、自信、快乐地生活。(记者 毕竞 文/图)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67号   许可证号宁ICP备15001741号-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新昌东路208号   电话:0951-5668813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