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宁夏”谱写大爱之曲 宁夏近3年募集16亿元受益40万人次
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连续14年专注教育助学,累计奖励资助33.52万名学生、捐资39.03亿元,为全国首个面向省域大学生全覆盖资助的教育助学项目;吴忠市红寺堡区慈善总会每年协调中烟集团3000余万元投入乡村振兴;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募集公益慈善资金5600万元,10年间改造荒漠化、半荒漠化土地1万余亩……9月5日,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举办的全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宁夏)启动仪式暨宁夏慈善项目成就展上了解到,近3年来,全区慈善组织累计实施慈善项目200余个,募集慈善款物16亿元,受益群众40万人次,慈善捐赠年度增幅连续3年超过5%。
10年来,宁夏慈善事业始终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将发展慈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12部专项规划,列入自治区历次党代会报告和党委政府年度重点任务,先后制定慈善领域配套政策20余项,实现枢纽型慈善组织县区全覆盖,推动全区慈善组织在促进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
自治区瞄准困难群众个性化需求,出台加强慈善组织建设指导意见,指导慈善组织优化项目设计、创新帮扶形式、提前主动介入、开展定制服务;为全面优化慈善组织发展环境,出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落实核准审批、监督检查、应急处置、税收优惠等政策,近10年共为6146户慈善组织、企业和个人减免税费7.5亿元,近2年全区慈善组织和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总量均翻一番。
自治区民政厅实施“三大慈善工程”:将“数字慈善”便民工程纳入“数字民政”建设统筹部署,推动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门户网站等启动“一键慈善”“指尖慈善”等数字化平台建设;实施“社区慈善”惠民工程,近2年启动社区慈善基金50个,盘活区、市、县三级社区慈善资金200余万元,争取自治区财政大力支持,力争在2025年实现乡镇(街道)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打通基层慈善服务“最后一米”;开展“阳光慈善”利民工程,全区各级民政部门采取线上审查、现场检查、审计抽查等方式,检查慈善组织62家(次),审核备案慈善组织重大事项73件,督促整改问题50余条。
全区慈善组织围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汇聚全区慈善力量,精准对接困难群众、特殊群体需求,先后在教育、大病、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救助关爱及乡村振兴、社区慈善基金、闽宁慈善合作、物资慰问等10个领域,实施各类子项目120余个,募集慈善款物总价1.74亿元,为困境儿童、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等重点保障群体纾解急难愁盼问题,惠及全区困难群众20万余人次,为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 李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