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疫情防控“硬核”担当 ——宁夏残联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2020年春节将至,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华夏大地,举国上下旋即拉响了疫情防控的警报。
这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挑战,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宁夏残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及中国残联部署要求,沉着应对、果断出招,全力投入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奏响了残健融合共同战“疫”的强音。
聚焦主责、快速反应,主动扛起残疾人安保大任
残疾人作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是疫情防控最大“爆点”。确保残疾人防疫期间不出事,就是各级残联组织为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的贡献。
迅即研究部署。随着疫情防控不断升级,引起了宁夏残联党组班子的高度警觉。1月25日(大年初二),党组班子成员之间通过电话沟通,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并及时敦促残疾人相对集中的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提高认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办公室通过电话、微信,向市、县(区)残联传达党组意见,要求全力做好残疾人群体安全防疫工作。1月30日,党组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陈润儿书记的讲话精神,对全区残联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会议认为,疫情当下,残疾人作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是疫情防控的最大“爆点”,务必高度警惕、严防死守。会议决定,取消拟举办的各类残疾人文化、体育、培训、会议等活动,一切给防疫工作让步。会议要求,各级残联要把广大残疾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政治任务,扛起责任使命。2月1日,党组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成立了宁夏残联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强化宣传引导。利用残联官网、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增设“抗击疫情信息”“战‘疫’最前沿”“居家康复视听在线”“疫情动态手语播报”等栏目,大力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及时回应残疾人关切,引导广大残疾人坚定必胜信心,不出门、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切实做好居家防护。建立机关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第一时间发布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项部署,及时推送动态信息,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各专门协会密切联系残疾人的优势,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紧密联系服务本类别残疾人,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及时掌握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反馈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协助宁夏盲人协会制作语音版倡议书,引导广大盲人落实疫情防护规定,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落实防疫资金物资。及时协调宁夏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向五市残联划拨疫情防控专项经费17万元,为全区贫困残疾人采购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疫情防控急需物品。同时,争取内蒙古正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偿捐赠一批消毒液原浆,及时发运五市残联,要求优先保障贫困残疾人,做好卫生消毒,加强自我防护。
抓住关键、精准施策,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是残联系统防疫重地,必须拧紧每一个螺丝,筑牢每一条防线,确保零死角、无缝隙、不出事。
切实加强康复机构防控。督促全区各级康复机构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立即关停线下服务,认真学习掌握疫情有关科学防控知识,切实落实好各项措施。同时,要求按照“一人一策”“一人一档”的原则,摸清服务对象康复需求情况,建立健全信息台账,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积极提供线上远程康复指导、心理疏导和亲情化沟通服务,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康复服务质量不降、力度不减。
切实加强托养机构防控。督促全区各级托养机构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托养对象实施封闭管理,谢绝人员探视、来访、慰问活动;每日对托养对象及工作人员落实定时体温测量,遇有发热、流涕、干咳等症状的,做到及时送诊,并按属地要求报备。同时,对春节已回家的托养对象,劝其暂缓返回托养机构,并建立每日联系制度,指定专人负责,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掌握其生活和健康状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切实加强盲人按摩机构防控。督促全区盲人按摩机构暂停服务,组织未返乡人员学习科学防疫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宁夏盲人协会通过微信圈对按摩机构盲人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大家正确应对疫情,放下经济负担,消除思想顾虑,树立大局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回报关爱、反哺社会,积极参与群防群治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各级残联组织团结引领广大残疾人感恩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特殊关爱,主动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以不同的方式为打赢防疫阻击战加油出力。
宁夏残联带头组织参战。注重在疫情防控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亮明“疫情不解除,人员不撤岗”态度,号召党员干部在战“疫”中接受检验和挑战。成立党员防疫志愿服务队,驰援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南苑社区防疫工作,昼夜坚守在长城中路泰发公寓小区。一些党员干部还主动到住地所在社区(村)居委会、村委会报到,开展联防联控,以实际行动展示新时代残联党员干部的新形象。
各级残联组织冲锋在前。各级残联组织在做好辖区残疾人安全防护工作的同时,按照属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主动扛起守土尽责之职,组织人员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防疫一线,配合开展防疫工作。他们有的坚守在村口社区,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有的奔走在各个防控点位,承担防疫物资配送服务;有的负责隔离人员管控,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各级残联组织用不同方式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被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广大残疾人情系家国。全国自强模范、海原县肢体残疾人倪岩录制科学防疫知识,每天行程40多公里,深入村镇社区进行巡回宣传,并购买近3000元的食品饮料,慰问疫情防控点执勤人员。金凤区肢体残疾人朱凝主动加入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长期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平罗县陶乐镇残疾人专职委员郭庆始终坚守在乡镇执勤点,开展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工作。宁夏残疾人作家陆梦蝶、许学文创作诗歌声援武汉,其作品入选中国残联“爱的守护”空中朗诵会……广大残疾人用实际行动回报关爱、书写大爱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确保防控与业务“两不误”
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业务工作,做到疫情不退、岗位不撤、人力不减,确保“两不误”“两促进”。
积极调整工作布局。认真分析研判形势,及时调整思路,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学习工作,确保落实防控措施和谋划推动工作“两不误”。印发《关于做好返岗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研究制定《2020年残疾人脱贫攻坚方案》《2020年残疾人全面小康补短工作方案》《自治区政府残疾人民生实事落实方案》等事关残疾人民生福祉重要举措,要求各部室(单位)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围绕会党组年初确定的“12445”总体任务目标,结合职能职责,理清思路,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展开。
及时推出线上服务。加大网上信访服务,引导残疾人通过网上投诉、来信和12385服务热线等方式反映问题,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推出线上康复服务项目,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线上专业指导,累计服务残疾人达4万多人(次)。宁夏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利用网络服务平台,开展残疾人文创作品评奖活动,开辟线上按摩课程和手工艺制作课程,并发布就业信息,使残疾人足不出户也能及时了解招聘信息。
鼓励支持复工复产。2月26日至27日,宁夏残联领导深入银川市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银川印章公司和银川融神威自动化仪表公司调研,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情况,听取意见建议,要求有关部室配合企业,落实退税政策、残疾人员工推荐及岗位培训工作。与此同时,对全区盲人按摩机构因疫情造成的损失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落实相关救助政策,并组织编写了《宁夏盲人按摩行业安全复工指南》,为其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抗疫战斗中,宁夏残联始终把残疾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团结带领全区残疾人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经受住了“硬核”担当的考验。同时,还与中国残疾人新闻促进会联合出品了抗疫歌曲《爱的守护》,传递广大残疾人共同抗疫心声,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助力。中国残联先后5次通过《信息动态》向全国残联系统通报宁夏残联疫情防控工作做法。
宁夏残疾人群体更是不甘示弱、挺身而出,或冲在防疫一线,或慰问前线送去温暖,展示了不屈不挠的斗志。他们说:“我们残疾人平时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太多的关爱,现在是我们回报爱心的时候!”特别是盲人朋友,虽然看不见外面的世界,但他们胸怀感恩之心、情系防疫一线,争先恐后捐款34766元,支持宁夏“最美逆行者”。他们的捐款也许杯水车薪、微不足道,但传递的却是人间真情,点亮的是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希望之灯。
据统计,自治区残联干部职工和广大残疾人朋友通过宁夏红十字会,向宁夏奋战在湖北武汉等地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捐款12.7806万元,其中广大残疾人通过五个专门协会积极捐款达70356元,以此向奋不顾身、英勇逆行、战斗在防疫最前线的宁夏“最美逆行者”鼓劲加油,传递必胜的信心,彰显了家国情怀。
来源:自治区残联宣传文体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