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构筑起 服务残疾人的坚实阶梯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残联基层组织改革扎实推进
吴忠市残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对群团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推进残联改革作为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残疾人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任务来抓,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积极稳妥推进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加强村(社区)残协建设。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指导县(市、区)残联立足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协会,让就近就便服务残疾人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发挥协会优势,构筑残疾人之家
残疾人专门协会是密切联系本类别残疾人,切实反映残疾人的特殊需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组织。今年以来,全市残联组织紧盯改革落实,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积极发挥协会共治共享优势。市本级及县(市、区)残联均成立了残疾人专门协会,并为协会提供了场地、经费等支持。吴忠市残联每年向肢体协会提供经费5万元,并建立了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党建引领残疾人协会治理与服务新发展。
加强和改进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各县(市、区)残联积极主动作为,实现了乡镇(街道)残协建设全覆盖,村(社区)残协建设达到60%以上。在“爱耳日”“全国助残日”等活动期间,积极组织、指导各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扶残助残活动,发挥了协会良好的作用。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中,涌现出特色典型,为全市乃至全区残联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一是盐池县残联瞄准“小切口”,带来大变局。盐池县残联围绕“两体系一目标三服务”,整合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组建残疾人服务中心,形成了以县级为骨干、乡镇为中心、村(社区)为基础的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新格局,打通了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以村(社区)残协为基本服务网格,实现对持证残疾人入户走访全覆盖,及时掌握残疾人需求,制定精准化帮扶措施,切实把基层残联改革的“含金量”转化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7月29日,在中国残联召开的全国基层残联组织改革工作视频推进会上,盐池县残联作为全区基层残联改革典型经验作了交流发言。二是青铜峡市残联党建引领服务,激发助残活力。青铜峡市残联紧紧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协会在残疾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与残联各项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印发了《青铜峡市建立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实施方案》,实现村(社区)残协建设全覆盖。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残协活动与村(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有效联动,推动扶残助残工作融入党建活动。积极探索协会工作新模式,率先在全区开展邻里照护服务,将助残服务融入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家门口服务”,更好地在“最后一公里”服务好残疾人群众。